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小犀说市场>正文

【小犀说市场】5.20-5.24周度回顾|本周A股市场有所调整,债市维持窄幅震荡

时间:2024-05-27
字号:

股市方面, 本周A股市场有所调整,恒指跌幅较大,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指数回调。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07%、2.93%、2.49%;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4.83%。分板块看,煤炭、公用事业、农林牧渔涨幅前三,分别上涨2.19%、1.59%、0.56%;轻工制造、房地产、建筑材料表现靠后,分别下跌5.71%、5.26%、4.21%。

本周防御性板块领涨,地产及相关产业链调整幅度较大。细分方向看:周期方向,上周五地产政策落地,前期涨幅较大的建材板块指数跌幅居前;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动有色板块调整;煤价上涨,股息率高且防御属性突出的煤炭板块本周领涨。制造方向,光伏板块大幅反弹,主因或为产业链价格触底,叠加工信部光伏例会提及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工程机械方向,国内数据有所恢复;汽车指数跌幅较大,主因或为短期需求走弱,原材料价格上行等影响;军工方向,低空经济主题热度有所消退,指数回调。消费方向,猪价上涨驱动周期投资进入右侧阶段,本周农林牧渔指数涨幅靠前;内需消费相关板块本周有所调整,其中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投资者分红较高,具备一定防御属性,指数涨跌居中,轻工制造、美容护理和社会服务指数本周跟随市场调整较多。科技方向,国际局势紧张,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下降,资金对科技产业层面利好愈发钝化,相关指数本周下跌较多。

股市观点:

展望后市,建议重点关注:1)经济转型期,受政策支持且顺应创新产业趋势的成长板块,如半导体、通信设备等;医药和新能源领域也可关注产业政策及基本面边际变化,估值风险或已大幅释放。2)自下而上寻找需求端率先好转或供给出清的机会,关注具备较大业绩改善弹性的领域,如汽车及零部件、油气油服、贵金属和航海装备等。3)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如电信服务、上游资源品和公共事业方向。

债券市场方面,本周债市维持窄幅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31%,与上周持平。

5月LPR延续“按兵不动”,后期或仍有调降空间。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120亿元,逆回购投放100亿元,实现净回笼20亿元。

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均维持不变。4月以来,银行端通过叫停“手工补息”、停止发售智能通知存款,以及部分银行在额度限制下暂停发售长期限存单等方式,隐性地实行存款降息,减轻对公存款成本持续偏高以及存款定期化带来的负债端压力,为后续LPR报价打开一定下行空间。

海外方面,4月美国通胀略低于预期,有利于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的改善。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金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要如期完成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形成央地工作合力,强化地方金融机构日常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首日价格大幅波动;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5月24日首发。5月22日,特别国债(30年期)上市首日,在高定价预期下价格走出一波上涨,上交所“24特国01”盘中两次触及临停,最高涨25%,对应收益率降至1.5276%;深交所“特国2401”收盘涨19.70%至119.700元,收益率回落至1.7256%,大幅波动的原因主要或是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定价。5月24日,财政部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二期),期限20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招标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加权中标利率2.49%,中标收益率高于中债估值,这是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首次亮相。

债市观点:理财对中短端债券的旺盛需求或将持续

展望后市,近期地产组合政策频出,地产政策的转向可能在短期内带动地产供需下行斜率放缓和企稳,但长期影响仍需观察。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实际支持力度和财政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观察,工业品价格环比走弱的趋势延续,PPI仍在磨底过程中,需观察下半年PPI能否向上收敛。受到汇率等外部因素制约,央行货币政策较为克制,短期内央行通过OMO投放大幅收紧流动性的空间有限。手工补息的行为受到监管,国有大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后续对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影响还有待观察。理财对中短端债券的旺盛需求或将持续。建议控制组合久期,把握交易性机会,对于超长端建议保持审慎。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4/5/24

风险提示: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以上观点、意见,仅为对宏观经济政策、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等相关问题的看法,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文件中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本公司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为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或引用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发布、转载,或对本文件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