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研究员眼中,9.5%到50%是什么?
是消费电子研究员对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Gartner和CANALYS数据显示,从9.5%到50%,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品牌2011年到2023年Q2的全球市占率数据,也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脉络。中国智能手机实现市占率5倍提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 开拓蓝海,细分定位
2012年,小米以1999元打开了消费电子5000元以下价格带的蓝海市场。随后VIVO/OPPO主打年轻用户和年轻女用户的休闲市场。华为和荣耀以高端和次高端定位锁定3000-8000元市场。由此国产智能手机从过去HTC单兵作战发展成了华米OV+荣耀等多品牌集团化作战。
2. 良率提升,成本优势
中国品牌背后有全球最高生产效率的供应链体系加持。最低成本、最高良率、最顺畅研发配合以及最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人的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催生出了消费电子供应体系中最高的良率、最优的成本。同时政府补贴进一步抵消费用率,有利于国内厂商获得全球供应链中更高的订单份额。随着全球份额的不断提升,成本曲线进一步下移,为国产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创新环境,奠定了国产品牌在价格敏感的消费电子市场中,获得持续提升的市占率的先发优势。
3. 打通生态,巩固壁垒
2009年诞生豌豆荚等国内安卓软件商店,引入软件开源生态极大提升了安卓手机的软件丰富度。同时拓展了可穿戴、平板笔电等硬件产品矩阵,并与手机形成系统联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黏性。
市占率提高后带来了什么改变?
更成熟的产品研发和技术迭代能力、更强大的制造能力、更强的销售渠道、更充裕的现金流,最终使得成长后的消费电子公司在面对下一代科技创新周期时,能处于领先地位享受先发优势。这是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先变大再变强的成长路径。
消费电子,勇立潮头争浪高。依托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坚定创新战略,先做大再做强,未来在AI设备、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硬件创新浪潮中,中国消费电子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成长路径。从供应链到品牌商,打造成本、品牌和生态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我们研究分析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行业的核心思路。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以上观点、意见,仅为对宏观经济政策、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等相关问题的看法,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文件中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本公司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为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或引用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发布、转载,或对本文件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