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之后,可以在珠穆朗玛峰上打游戏吗?理论上如果进入6G时代后是没有问题的。6G的核心是卫星通讯,它能够解决全球覆盖等问题。今天大A的行业就来跟大家来聊一聊卫星通讯,我是西部利得研究员王邵哲。
什么是卫星通讯?
卫星通信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步,由摩托罗拉的铱星计划引领。此时国际互联网尚未成型,卫星互联网的概念局限于简易的模拟信号应用,比如覆盖偏远地区的通信业务。
但卫星通讯在最开始的发展并不顺利,对比当时已经发展到2G的地面通信网络,在性能和成本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纷纷宣布计划破产或重组。
现如今,新一代卫星互联网星座已具有明确定义,由数百甚至上万颗运行在低地球轨道(LEO)的小型卫星构成,能够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的通信卫星星座。
卫星通讯的优势是什么?
地上就能实现的事情,为啥非要上天?今天我们从四大角度跟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是覆盖范围,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海陆比例大约是7:3,所以很多地方是不能搭建地面通信的。目前,地面网络只覆盖陆地面积的20%、地球表面的5%。而卫星互联网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可以实现全球无缝覆盖,解决偏远地区、海上、空中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需求。
第二,建设成本低:相比于地面5G基础设施及海洋光纤光缆建设,卫星互联网组网成本更低,随着技术的持续推进,未来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将持续下降;
第三,高带宽:高通量技术的成熟可以提升单星容量,降低单位带宽成本
第四,容灾性较高。由于脱离了地面,大幅的减少受地形、移动速度、自然灾害等问题
为什么现在要加快发展卫星通讯?
1)迫切性:空间轨道及频率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井喷,是各国军备跑马圈地的战场;
2)必要性:卫星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又一次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在国防领域其可赋能军事通信/导弹预警等,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的全球通信系统,直接影响国家战略安全;
3)社会/经济意义:空天一体化网络是多个国家6G通信架构的核心方向,后期有望直连手机终端启动其规模产业化进程。
中国在卫星通讯的推进节奏是怎样的?
2019年11月,成立了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 2022年1 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星网”)成立,实国家顶层统筹国内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计划。根据星网公司向ITU提交的组网计划,其规模为12992颗。当然,这只是规划,还没落地。
我国目前已有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包括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的星网目前还处在早期的招标和第一批的发射阶段。计划在2027年基本完成空间段组网,2030年建成可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运营网络
Q:各国发展卫星通讯,需要哪些核心资源
航天、通信技术能力是最基本的入场券,成本控制能力能让不同国家的通信网络产生不同的性价比,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轨道&频段。
当前国际卫星频率及轨道使用权采用“先登先占”竞争方式获取,地球近地轨道约可容纳6万颗卫星,且当前Ku、Ka频段逐渐饱和。如能抢占先机则能在后续竞争中优势尽显。
Q:卫星通讯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目前被尝试的商业模式包括基于卫星网络,打造全覆盖的通信服务。基于发射场地与航天器,提供载人航天服务。基于发射场地与运载火箭,提供飞行器发射服务
随着6G的发展,会迎来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航天和通信技术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向。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以上观点、意见,仅为对宏观经济政策、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等相关问题的看法,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本公司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文件中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本公司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为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或引用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发布、转载,或对本文件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