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公司动态>正文

西部利得固定收益团队:十年主动固收业绩第一的路径与逻辑

时间:2025-10-21 来源:点拾投资
字号: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财富管理的重心亦从“追求增值”转向“保值优先”。在此背景下,固收类资产因具备收益稳健、波动较低的特征,天然成为组合“核心仓位”的首选;而权益类资产则更多扮演“卫星仓位”的角色,用于博取高弹性收益。这一结构变迁,对固收管理人的专业能力、风控水平及团队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选择固收产品呢?我们在访谈基金经理和团队时发现,相比于权益投资,固收投资更依赖团队的支持和内部的体系。固收产品的遴选逻辑与权益产品存在本质差异:权益投资更类似于“单科竞技”,基金经理凭其在特定赛道(如消费、科技、医药)的α能力即可贡献显著超额。固收投资则更类似于“全科会考”,必须在宏观资产配置、中观资产定价、微观债券交易及信用风险甄别等维度形成系统化、模块化的综合能力矩阵,任何一块“短板”都会直接拉低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因此,评判固收管理人应首要考察其团队架构的完备性、研究-决策-交易-风控全链条的协同深度,以及是否具备持续迭代的知识管理体系,而非简单归因于某一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标签。

那么固收投资哪家强呢?近期,国泰海通证券研究发布了基金公司最新的固收业绩排名。从近十年的主动固收投资榜单中看,西部利得基金旗下主动固收类产品以91.87%的区间回报位列全行业第一。

image.png

数据来源:上述基金公司固收类绝对收益排名来自:海通证券2025/10/4发布,截至2025/9/30,《固定收益类绝对收益排行榜》,固收类基金绝对收益排名按照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固收类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进行排名。

 

十年维度的业绩榜单,是衡量基金管理能力成色的“试金石”。过去10年,固收投资先后经历了两轮宏观范式切换:2015至2020年,中国经济处于“通胀主导+杠杆扩张”阶段,票息与信用利差高企,收益获取相对从容;2020至2024年,中国经济转入“债务去化+利率下行”阶段,久期与资本利得成为核心贡献;2025 年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叠加经济增长由“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利差空间显著收窄,固收投资遂步入精细化、差异化竞争的新阶段。每一阶段的核心驱动力与制胜要素皆不相同。

西部利得基金固收团队缘何在近十年业绩排名中高居榜首?其竞争优势何在?团队内部又如何分工协作?本文拟从上述维度系统剖析其持续领先之根源。

固收投资,不输就赢

与权益投资相比,固收投资的风险收益结构有着很显著的“非对称风险”特征,一次信用风险事件即可吞噬多年积累。西部利得将固收业务界定为“赢得输家的游戏(Winning the Loser’s Game)”,长期超额收益并非依赖精准击中高收益,而在于持续避免不可承受之损。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在底层团队文化、投资目标、风控系统等多个角度达成统一。

文化层:敬畏市场,将“零信用风险事件”设定为不可逾越的底线纪律

团队对市场始终保有敬畏之心。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严志勇曾以“溺者多为善泳之人”喻示风险:过往多起信用债“踩雷”事件,往往肇始于基金经理对自身研判的高度自信,意图通过信用下沉攫取超额收益。反观西部利得,自设立之初即以审慎为圭臬,并将这种敬畏意识灌注于固收团队运行的每一细微环节,成为其文化“毛细血管”中不可逾越的底线。

考核层:拉长评价周期,以三年、五年业绩为主要权重

敬畏之心既立,若欲贯穿投资全程,尚需以制度化的考核机制予以刚性约束。固收风险兼具“收益-风险非对称”与“滞后暴露”双重特征:高信用风险的暴露往往于初始阶段贡献超额收益,而实质违约损失则延迟显现。鉴此,西部利得将业绩考核锚定于三年及五年维度,弱化短期排名权重,防止基金经理因追逐短期收益而放大组合风险;通过拉长评价周期,引导其统筹风险与收益,实现长期稳健增值。

系统层:自主开发 WISE平台,实现投前定价、投中监测、投后回溯的全流程数字化

仅有风控理念与长周期考核尚不足以构成闭环,西部利得另以科技手段以固化纪律。西部利得基金自主开发了投资决策支持平台WISE系统。该系统集成多维数据库,覆盖了组合的市场风险、宏观因子冲击、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等多个维度。举例来说,每日生成的《债券成交异动表》可即时拆解个券价格波动来源:属舆情驱动、流动性需求,还是发行主体基本面恶化,确保投资经理于风险暴露初期即可识别、评估并处置,实现监测、决策、反馈的无缝衔接。

在固收投资中,先避免失误,就已经赢了一半。通过把控投资中的风险,西部利得固收团队为长期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投资本质的四大原则

在严志勇看来,要把固收投资的长期业绩做好,本质是团队围绕几个不变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恒守低风险敞口。固收投资的短期收益具有一定“迷惑性”,即便是两个业绩相同的产品,各自承担的风险可能天差地别。严志勇要求团队时刻把风险收益比作为决策第一性指标,严禁为毫厘之超额收益放大风险暴露。

第二个原则:恪守年度绝对收益目标。尽管公募基金普遍以相对收益为考核基准,固收类产品的持有人仍以绝对回报为核心诉求——其本质需求在于获得银行理财替代型的稳定收益。

债券资产并非天然提供年度正收益。以中证债券基金指数(H11023.CSI)来看,2004年—2024年期间有2个年份出现过年度负收益。历史上,债券在2011年、2013年、2016-2017年、2020年、2022年4季度均曾出现显著回撤,显示固收品类亦存在波动与下行风险。过去8年,西部利得的所有公募纯债产品(不含可转债)都做到了自然年度层面的正收益。持续累进的绝对收益,经时间复利放大,终成可观长周期超额。

第三个原则:产品策略和风格的稳定。西部利得基金定位“基础产品供应商”,严志勇要求各基金经理恒定其策略标签。若因市场环境变化确需调整,必须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并获通过。风格恒定可令持有人对收益风险特征形成清晰、稳定的预期,显著提升投资体验。

第四个原则:相信研究创造价值。作为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西部利得将有限资源向研究端高度倾斜:一方面,自主构建投资决策支持平台,以系统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投研效率与决策质量;另一方面,持续加大人才培养投入,通过内部选拔与长期培养机制,培育出一批具备统一投资理念与专业能力的基金经理,实现研究能力在组织体系内的沉淀、传承与价值转化。

上述原则虽为投资常识,然持之以恒实属不易。正确之举未必短期见效:研究投入之成效常呈滞后性,年度绝对收益之差异亦仅于少数年份凸显;即便产品风格之稳定,其重要性亦直至近期方被市场广泛认知。西部利得之长期业绩,恰为其长期坚持正确行事之回馈与印证。

自主培养的高效战队

严志勇初至西部利得之际,首只产品规模仅四千万元;凭借持续稳健的超额收益,规模渐次攀升至十亿元。其后,团队屡获权威奖项认可,管理规模再由十亿元跃升至百亿量级。严志勇之个人轨迹,可视为西部利得固收条线由“小而美”迈向“专而精”的缩影。

一、自主培养:统一价值观与高效协同

首先,是注重团队的自主培养。西部利得固收团队的大部分成员,都是自主培养起来的。这种人才打造方式在初期投入虽大、周期虽长,却得以在价值观、沟通语境及风险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为后续高效协作奠定基石。

2017年李安然在加入西部利得基金之后,先从固收的交易员做起。当时部门规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交易人员有限而指令密集,其在高频报价与执行过程中逐步构建对债券估值波动的体系化认知,并发现市场情绪与资金面的边际变化对定价具有显著且可重复的影响规律。2019年,李安然擢升为基金经理助理,跟随资深投资经理参与实盘决策,同期搭建宏观数据库,系统梳理经济周期与利率周期的映射关系,形成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此后,其正式担任基金经理,负责多只不同策略组合,成长为团队的中坚力量。

团队文化层面,易圣倩将其精髓概括为“高度重视青年潜能”。2020 年入职西部利得后,她观察到公司循大型资产管理机构之范式,构建体系化人才培养机制:给予青年员工充足成长周期,并由资深基金经理以“传帮带”形式系统输出投研心得;配套设计兼顾短期贡献与长期潜力的激励机制,确保优秀人才得以沉淀。在自主培养模式下,团队成员间建立起高度信任关系,可彼此托付“薄弱后背”,形成“背靠背”协同前行的战斗格局。

二、能力互补:多元专场与群体决策

要形成背靠背的模式,也需要建立互补的能力圈。多元化是西部利得固收团队很重要的特点。在固收团队中,成员各专其域,或深耕信用研判,或精研久期交易,或熟稔转债定价,或擅长大类资产配置。

比如说交易背景出身的刘心峰,对于自上而下的利率研究颇有心得。易圣倩有10年的信用研究经验,能以定性定量双轮驱动获取信用α。李安然聚焦投资者行为对估值的边际影响。计旭则深耕可转债定价模型,对股债边际敏感度高。

团队所有重大投资决策均建立在充分研讨之上:内部构建开放交流平台,会议期间人人皆可直陈观点,最终形成的投资共识系群体智慧之结晶,而非个人独断之结果。

三、科技赋能:WISE 系统与精细化运营

西部利得基金以科技赋能为战略支点,业内率先启动金融科技深度布局。历时五载,团队自主研发“WISE投资决策支持平台”,将固收研究、资产定价、组合构建、交易执行及后台清算全链路流程嵌入统一数字底座,实现策略逻辑的可回测、可迭代、可传承;通过标准化模块持续沉淀组织知识,显著抬升投研效率与决策质量,为团队在精细化管理时代赢得可持续的α空间。

刘心峰提到,WISE系统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多维组合数据,使基金经理得以迅速完成投资决策,并可对历史情景进行高效复盘。在固收投资步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之际,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直接转化为更优的超额收益空间。

固收投资进入全新的阿尔法时代

在芒格的最后一次访谈中,他专门提到了一位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首席建筑师,他坚持在建筑标准上毫不妥协。比如,他强制要求所有房屋都必须安装一种叫做“石膏基准线”的东西,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成本增加。但这个小细节能防止墙体因毛细现象吸水而损坏,从而让房屋的寿命延长数十年。从这件事中,芒格学到投资初期付出一点增量成本,可能会获得持续百年的巨大回报。

严志勇在打造西部利得固收团队,也在初期投入了不少“增量成本”。他们坚守风控底线,舍弃早年信用下沉的投资红利。他们注重自主培养团队,淡化短期人力贡献。他们投入五年时间打造投研系统,暂缓资源向即时成果倾斜。这些增量成本,最终在其后十年间沉淀为持续领先的固收业绩,排名行业第一。

当债券收益率步入“1%”时代后,固收投资对阿尔法能力的依赖显著加深。西部利得通过严控风险、规避失误、多元互补与系统赋能,构建起可追溯、可持续、可复制的超额收益体系。伴随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持续下行,卓越的固收管理团队将在财富管理领域释放更为显著的社会价值。

 

风险提示: 本文件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以上观点、意见,仅为对宏观经济政策、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等相关问题的看法,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相关部门、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文件中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本公司在本文件中的所有观点仅为本文件成文时的观点,有权对其进行调整。本文转载或引用的第三方报告或资料,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的立场,本公司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隐含的声明或保证。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件的著作权为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将此文件或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修改、发布、转载,或对本文件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