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投教基地>灵犀一点通>理财篇>正文

教师节策划:还记得谁给你上了第一节投资课吗?

时间:2022-12-19
字号:

教师节特别策划:还记得谁给你上了第一节投资课吗?

  

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从彼得·林奇到乔尔·蒂林哈斯特,很多投资大师都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养分,试图避开投资路上的种种弯路——但也总有人逃不过交学费的时候,桥水基金达里奥在33岁的时候,就被美国经济大萧条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还记得,谁给你上了第一节投资课吗?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小犀邀请了身处不同行业的投资者,聊一聊他们在投资路上的导师,以及他们与投资的小故事。

  

01

小川   FOF研究员   32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小川是一名FOF研究员,也是此次采访对象中,唯一一位专业人士。

 

作为专业人士,小川说他在投资路上的导师是最真实的惨痛教训,因为只有肉疼的教训才会让人记忆深刻。

 

这么痛的领悟,来自小川在实操时损失的真金白银2015年的小川还是一名研究生,涉世未深的他自认为从课本中学习的内容已经相当扎实。经受不住不断高涨的股市的诱惑,他拿着相当于一年学费的积蓄来到股市冲浪。初入股市,小川初生牛犊不怕虎,自信爆棚,结果被埋在高点。解套后还不死心的多次抄底,最后损失惨重,亏掉了大半。

 

这次经历给小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即便是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肉疼。而这个教训给他自己以及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多警示。

 

1、在牛市的猪都可以飞上天,到处都是股神,一定要有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自觉;

2、任何时候做好风险控制,分散化非常必要的,另外是投资的纪律,止盈和止损,达到目标即撤;

3、没有股神,任何人都不是,至少我自己清楚我不是,一切皆是周期,做好行业和风格配置才是制胜关键。

 

02

小莫  财经媒体人  31

相信市场属于乐观者

  

小莫扎进投资坑的时间要追溯到2015年,那时候她刚踏入财经新闻行业。因为工作性质,她不仅需要了解投资,还要通过实操来感知市场。

 

为了尽快对市场有所感知,小莫开始阅读投资大师的书籍。她买了很多巴菲特、格雷厄姆等人的书籍,知道了所谓的市场先生,就是要把股票当成生意做,买入之前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买完之后就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受到股价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既定策略。

 

在不断的学习中,小莫已经将这些投资大师默认为自己的在投资中的精神导师。她说,虽然买之前并没有像专业机构那样深入研究,但长期持有这一点还是做到了的,尽量让自己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

  

03

Linger   产品经理   30 

要在股市分到一杯羹,我需要更多的进化

  

2019年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投资风潮。Linger就是在这个风潮中开启了自己的投(yuan)资(zhong)生涯。

 

Linger是一名产品经理,大学学习的专业也不是金融,我们散户Linger常常挂在嘴边的主语。刚接触投资的时候,她没少走弯路,为了能减少亏损的频率,Linger被迫开启了自主学习之路。

 

彼得·林奇是Linger比较喜欢的一位投资大师。在Linger看来,彼得·林奇的投资对非金融专业出身的投资者来说更为浅显易懂。他所崇尚的从身边、从生活里发现投资标的策略非常适合散户。通过这个理论,Linger买入的多只股票获益颇丰。

 

不过她也认识到,这种方式在当前市场之下,作用并不明显。而像她这样的工作繁忙的投资者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所欠缺,时间也不灵活,因此更适合中长线投资。目前,Linger计划逐渐将投资的重心从自己炒股转为基金投资,她也坦言,基金研究也是一门复杂的功课。

  

04

尔东   高校研究员   80

它让我第一次对投资本质有醍醐灌顶的认知

 

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尝试进入股市,尔东在股市历险的时间已经长达十多年。

 

尔东回忆起第一次看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他用醍醐灌顶来形容当时自己的感受。在此之前,他阅读过很多投资理论的教科书,那些书都过于学术化

 

而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阐述的价值投资理论第一次让尔东对投资的本质有了透彻认知。格雷厄姆提到的投资回报来源以及长期主义思想,也让他能够从公司和商业运作的本质规律出发,去寻找具有长期增长价值的投资标的,更好地理解了资本市场,甚至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思想和实践。

  

结语:在漫漫投资路上,或许有那么一个人、一本书、一次深刻的教训在某一时刻让你醍醐灌顶,为你指点迷津,你在投资路上是否也曾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