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犀利·动态>正文

拙诚守心——西部利得基金的成长之路

时间:2021-07-19 来源:中国基金报
字号:

2015年以来,国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迎来大发展,基金行业发展势头锐不可挡,资管大时代的潮流奔腾向前。自强不息的中国基金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中国基金业“崛起”的华章。

然而,基金行业的头部效应加剧,财富管理时代各类资管机构的竞相角逐,,外资资管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中小基金公司面临巨大的发展困局。

在中小基金公司中,曾经默默无闻的西部利得基金,2014年底管理规模处于行业尾部,但近六年陆续跨过200亿、400亿、600亿元大关,借助财富管理的大时代,走出了中小公募基金创新发展之路。

近日,在西部利得基金成立11周年之际,公司总经理贺燕萍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讲述了西部利得基金“二次创业”的成长之路。

5年规模翻7倍 西部利得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

贺燕萍毕业于北京大学,1998年加入华夏证券公司(现中信建投证券),随后加入光大证券公司、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具有二十多年的证券基金从业经验,2015年加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西部利得基金的前身是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20日,是国务院特批的中外合资机构,背靠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但由于中外两方投资管理观念存在差异,公司成立以来的各项业务发展不如人意,连年亏损。2014年,公司完成股权变更,在新管理层加盟后,于2015年正式开启了“二次创业”的转型发展。

贺燕萍的履新为西部利得基金公司带来了一缕新风,在公司股东、董事会的支持下,快速建立了一只行业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招募了一批具有自驱力的年轻员工,开启了搭建“四梁八柱”的基础建设工作,秉承“拙诚”、“守心”,公司走上了一条稳健发展之路,在竞争激烈的公募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15年底,西部利得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94亿元,而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该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已经达到645亿元,在全行业排名第55位,以中型公司的身份跻身行业前40%的阵营。二次创业以来,西部利得基金管理规模实现了6.88倍的飞跃,管理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6.43%,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截至2017年底,西部利得基金实现了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年度盈利;截至2020年底,西部利得基金营业收入2.78亿元,是2015年底的2.8倍,净利润2945万元,实现了从长期亏损到盈利的彻底转变。

得益于公司整体投研能力的提升,西部利得基金的投资业绩也表现优异。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西部利得基金近一年权益收益率排名位居行业前25%(30/129)。同时,海通证券数据显示,西部利得基金在近五年固定收益率基金净值增长排行中,以66.1%的净值增长率斩获第一名,在固收类投资中长期业绩非常亮眼。

凭借稳健出色的投研实力,西部利得基金获得证券时报2017年度“固定收益投资明星团队奖”,西部利得汇逸债券获得证券时报2018年度“一年期积极债券型明星基金奖”,西部利得汇享债券获得上海证券报2020年度“金基金债券基金三年期奖”。

“好奇、专业、勤奋是一个团队保持昂扬向上状态的三大基本素质,西部利得基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除了股东的大力支持外,离不开团队对探索新业务的勤奋努力和对绝对收益专业化能力的培育,正因为如此,才推动了公司在管理上的不断探索和变革。”贺燕萍说。

以“三好机制”践行发展初心

2021年7月20日,是西部利得基金成立的11周年。在过往的11年,西部利得基金用探索与努力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也为中小基金公司做出了一个“后进生”成长案例。

贺燕萍认为,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拙诚守心是关键,这需要团队立足于专业,用功于行动。其中,以绝对收益理念构筑基础产品线,团队与公司双向赋能,以“三好机制”践行发展初心等,都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成长密码。

以绝对收益理念 搭建基础产品线

从经营结果的角度复盘,西部利得基金确立的经营理念成效显著。在过去五年,西部利得基金一直坚持以绝对收益理念为导向,以基础产品供应商为定位,以投资语言与IT文化强化内部团队建设,力争做一家让投资者信任、“为老百姓赚钱”的专业财富管理公司。 

在践行上述经营理念过程中,西部利得基金“不松懈、不侥幸、不攀比”,在执行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专业”,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规模和业绩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年来,公司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绝对收益的发展方向,按部就班地布局契合市场趋势的基础产品线,就成为公司执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2015年下半年牛市结束后,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保本类产品受到资金的青睐,当时西部利得基金以货币基金为发力重点,并在随后跟随利率变化适时布局债券型基金,通过低波动的稳健类产品快速获得投资人的信任;2016年-2018年,在股债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市场缺乏整体性机会,公司投研主打“固收+”策略,陆续推出二级债基、以新股申购策略为主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为持有人提供长期稳健回报,同时布局了沪深300、中证500、国企红利等指数增强类产品,为投资者获取超越大盘指数的增强回报;到2018年底,随着投研流程的完善,信息化建设和投研一体化系统初具雏形,西部利得基金团队开始布局主动管理权益领域的“创设种子产品”。

“可以说,我们基本抓住了市场每一个拐点的机会, 推出每一阶段与市场契合的绝对收益类产品,才有幸在公司发展上有所建树。” 贺燕萍说。

据了解,西部利得基金已建立起固定收益、固收+、被动指数、主动指数、权益等五大策略产品线,实现了在公募基金基础产品线上的布局。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在未来五年,要着手培育港股QDII和投顾、FOF业务,将五大策略产品线扩充至七个,持续丰富和完善产品布局。

自主培养投研人才 团队与公司双向赋能

公司规模的扩张和长期业绩的释放,除了坚定贯彻公司的经营理念,实践中的知行合一,以及产品线的适时布局外,同样离不开优秀的投研队伍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

“西部利得年轻、自驱力强、专业度高的投研团队,是公司最宝贵的核心竞争力。”贺燕萍说。

公募基金通过产品业绩与投资者建立“对话”,而产品业绩则大多来源于基金经理的认知变现。因此,公司在投研团队的搭建上,并没有设定条条框框,也没有要求投资风格整齐划一,而是让基金经理在公司的平台上自由生长,最终将日积月累的专业化投研能力,转化为产品的净值表现力。

“投资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不需要雷同。”贺燕萍说,作为一家正在成长期的中型基金公司,目前公司一体化投研的“流水线”还未完全搭建,公司的特色化业务也没有完全确立,在塑造公司特色的过程中,无论是投研体系还是经营管理,都需要鼓励团队成员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这将有利于更好帮助公司发展壮大,走出前人未至的道路。

“我渴望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让管理团队眼前一亮的想法。”贺燕萍说。

然而,对于身处智力密集型行业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如何搭建优秀的投研团队,是公司在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瓶颈”。

没有人才,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而直接招揽明星基金经理,一方面中小公司负担不起,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与公司的基因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在二次创业初期,西部利得基金没有选择去“挖”明星,而是自己培养人才,经过了“四梁八柱堆积木”的人才梯队搭建的阶段,早年播撒下去的“年轻种子”已经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

据了解,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西部利得基金投研体系的五大策略条线已搭建完毕,基金经理从2015年底的2人增至18人,研究部从1人增至17人,支撑上述业务条线的投研团队总人数接近60人。

由于西部利得基金的投研团队大多源于自主培养,员工与公司的发展基因、投资价值观较为一致,双方也建立了唇齿相依的信任关系。在公司以事业留住人才、用快速成长滋养员工信心的同时,员工也在拓展个人能力以匹配公司发展,为公司创造价值,并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双方形成了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以“三好机制”护航 践行基金行业发展初心

虽然近五年公司经营初见成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公募基金的投资业绩和管理规模类似象征时间的“沙漏”,如果没有坚持不懈做正确的事情,过往的业绩和规模的积累都可能从指尖“滑落”。然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继续激发投研团队精益求精的内驱力,继续保持超越行业平均增速的复合增长率,就成为西部利得基金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将持续围绕公司一直以来奉行的“诚信、勤奋、专业、进取”四大原则,践行 “普惠金融”的使命,坚持贯彻落实“三好”机制,以好的制度流程和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好的经营结果与净值表现,好的效率,维持公司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非常感谢股东的信任,尤其是二次创业以来,股东给了我们持续实践的勇气,我们只有用好的经营业绩才能回报股东的支持,好的产品净值才能回报持有人和机构的信赖,公司的成长没有捷径,但好的效率有助于我们在行业发展中保持敏捷的身手。”为了提升公司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西部利得基金经营团队建立了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文化,让公司维持简洁、直接、高效的运转;同时,长效的激励机制也是驱动团队保持锐意进取、促进投研体系不断升级和支撑公司前行的基石。

当前,西部利得基金正在步入成长期,为了提升员工的持续的工作热情,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希望团队的努力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让团队成员在成长中获得成就感、责任感,工作的价值得到尊重。

“究其本源,公募基金是一个‘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公司的经营、投资和团队建设在根本上都是帮助投资人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基金管理人永恒的使命,也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初心。”贺燕萍说。

公募基金将迎来“黄金十年” 中小公司仍有特色化发展机遇

自1998年第一家公募基金成立以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已经经历了23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公募基金走过了它的初创期和成长期。如今,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和各类资金加速流向国内权益市场,公募基金即将进入行业的快速发展期。

不过,大资管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开业、海外资管机构在我国的竞相设立,让公募基金与各类资管机构、外资等形成了多重竞争的格局,大资管行业进入了更加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当前公募基金行业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优势,一方面,资管新规实施以后,银行理财产品陆续推动净值化转型,银行等资管机构与公募基金在同一赛道同台竞争,相较之下,20多年的投研管理经验、市场化的“赛马”机制、规范透明的运作机制等,使得公募基金的先发优势较为凸显。

我们可以看到,前几年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并没有很快抢占国内市场,反而常常因为不够“接地气”,部分机构折戟沉沙、铩羽而归。当前新一批外资机构即将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但在产品和业务没有出现成长性颠覆时,尚无法形成对国内头部资管机构的有力竞争。

作为行业老兵,贺燕萍说,“公募基金作为资管行业的参与者,不应过度依赖先发优势,需要不忘初心,时刻以提升资产管理水平为首要目标,不断推动公募产品和策略的推陈出新。基金行业始终处于一个快速迭代的市场环境中,只有通过专业能力捕捉到正确的方向,并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懂得持续学习和迭代认知,以创新和活力面对未来,从较长的周期慢慢沉淀下来,基金行业就可以继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在展望公募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西部利得基金的管理层从未停下思考中小公司的生存之道。在未来基金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市场并没有给中小型基金公司关上成长的大门,这些公司一定有机会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突围没有捷径,公募基金本就是以业绩和服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行业,中小型基金公司应该继续潜心经营,苦心修炼,不断夯实和扩大专业半径与能力圈,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等到机会来临时,才能有机会以产品的硬实力和服务的软实力脱颖而出。

当前中小型公司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是缺少机会,如何让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市场认知,也是西部利得基金一直在尝试解决的问题。此外,投研队伍稳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基本动作“不变形”也是塑造公司特色的重要因素。

“公司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是业绩与口碑共同提升的综合反映,这个过程就像滚雪球,我们不求速成,只求质量。尽管当前西部利得基金已经初具规模,但我们一直在寻求渠道和持有人的认知和再评价,无论是通过规模、业绩、宣传、推介或是其他方式,我们和其他广大中小型基金公司一样,都渴望得到外界的价值发现。”贺燕萍说。

另外,在公募基金发展壮大的同时,行业也在期盼专业和成熟投资者队伍的扩大。

在近两年权益市场连续走高的大背景下,虽然基金的认可度较过去20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被大众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仍有很大空间,不少投资人仍在以炒股票的思维持有基金,公募基金市场还是广阔的蓝海。

贺燕萍认为,作为专业资产管理人,有责任做好投资者财商教育,这不仅将让整个投资者队伍具备资产管理的基本意识和技能,还能引导投资人养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习惯,为资管行业的未来发展打下根基。“我们基金管理人专心打磨投研能力,认真对待每只产品,我们在投教中加入‘微笑曲线’概念,希望投资者逐渐形成成熟和完善的投资观念,获取长期收益,让持有人享受到长期复利的回报”。这是西部利得基金一直在坚持的方向。


【免责声明】此报告转载至“中国基金报”,西部利得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判断。本报告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人,请谨慎使用。本报告不是对任何人投资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管理之基金而提出的建议、要约邀请或要约。本报告之撰写亦与任何类似要约无关。投资人在认购或申购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管理之基金前,应详细阅读其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发售公告和其他有关公告。本报告之目的仅为提供资讯,非经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授权,任何人不得整体或部分阅读、打印、保留、复制、传播、散布、引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本报告。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